荐文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与基本思路

时间:2024/7/29 0:00:00 作者:杨颖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2024年第4期 阅读:771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价值意蕴来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涉及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更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步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多个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变迁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化新征程背景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关键、以坚持共富为要作为方向、以坚持要素高配作为抓手和以坚持创新驱动作为核心。

一、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随后,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将摆脱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当前,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也不可避免地深入到农业部门,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内生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效率,还能通过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为乡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其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它将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农业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业新质生产力将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将伴随农村劳动力的结构调整和技能提升,进而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由于新质生产力提出时间较短,当前学术界开展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结构特征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但对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仍在探索中。鉴于此,本文将在阐释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农业生产力理论变迁互动演进,提出当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


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涉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更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步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更新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更新。它标志着对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功能性、农业业态及农业农村关系的认识深化和战略调整。这一更新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挑战的回应,也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生产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传统农业发展侧重于生产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模式创新,促进农业“质”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突出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则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智力资源,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绿色化。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单一功能实现转向多功能并行。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型是世界各国农业转型的基本趋势,也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旧的农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农产品的产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推动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多方向发展。通过提升农业的多功能性,增强农业在生态保护、农村文化传承、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的价值,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最大化。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传统农业转向智慧农业。传统农业依赖于自然条件和农户经验,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操作。同时,智慧农业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注重农业生产转向全面乡村振兴。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本身,更重视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农业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


(二)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它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福祉提高,是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逆全球化态势盛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为此,必须守住农业“基本盘”,通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样不仅能通过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缓解外部风险压力和不确定性,还有助于通过城乡协调发展释放农民的巨大消费潜能,更好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从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开展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仍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则是破解“三农”的“妙招”。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增强其消费能力,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升级能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丰富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旨归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它将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共同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将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效的生产方式能够使农民在同样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获得更高的收益。农业新质生产力将带来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由此降低单位成本,而农民则可以通过参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农民共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客观上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将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新技术,减小因技术水平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同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然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减小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这样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的同时甚至会吸引城市居民回流农村创业就业。此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如道路、电力、通讯、教育、医疗等。这些改善将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其生产和生活能力,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现代化探索与农业生产力变迁的互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多个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农业生产力变迁的必然结果。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提出与农业生产力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探索。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由此可见,尽管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重工业优先发展”被作为国家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但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人畜投入的简单、低效的农业经营模式进入机械耕作的农业经营模式是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中央明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对农林牧的机械化、电气化进行了系统部署。1959年,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196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要求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机耕水平提升到了42.4%,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1749.6万千瓦。


总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以农业机械化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支撑。1949—1978年,我国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由12.6%上升到46.8%,198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17.9倍。改革开放前,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初具规模的工业国。不过,客观而言,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农业被视为提供资金和资源的部门,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汲取剩余”来支持工业化进程,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984年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到:“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为此,他曾反复多次提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发展生产力,“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并引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农业农村流向生产率高的工业和城市部门。这一转移过程实现了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体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去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注重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农村现代化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而是涵盖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从单纯的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型,更加全面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开始更多地依靠现代农业育种技术、现代化肥技术等科学技术。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也反复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党的十四大报告也明确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1994年,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竞争”。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生产力第一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方面,国家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逐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始终强调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优质的种子和肥料、精准的农业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产业升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并未使农业农村彻底摆脱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缘地位,“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新三农”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成


事实上,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衰败成为普遍现象,出现“城市繁荣与农业农村衰败共存”的迷思。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抓好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两件事,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力争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结合我国发展现实,创新党的“三农”理论,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而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将“农业现代化”目标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动乡村发展,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并将农业现代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将“乡村振兴”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呼之欲出。农业新质生产力体现了对农业发展方式的更新和升级,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性,为解决“新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致力于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堵点和痛点。毋庸讳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一种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亟待形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让科技和人才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投入力度。2012年,中央财政拨款支持农业科技的金额为279亿元,2022年增加到了465亿元,增长了近67.7%。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向科技密集型、智能化方向转变。新时代我国农业生产力已经取得长足进步。2012—202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约6.09%,从8.63万亿元增加至15.61万亿元,实现了稳步增长;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53%,粮食总产量由58957万吨提高至68652万吨,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正是提高经济发展质效的关键内容。可以预见,未来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下,通过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传统农业将在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工程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资源整合潜力,从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


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对于整体现代化进程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当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关键、以坚持共富为要作为方向、以坚持要素高配作为抓手和以坚持创新驱动作为核心。


(一)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注重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决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一直强调生产力的技术性决定意义,并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动力。就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而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保证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不走偏,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三农”现代化发展道路。


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的决策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了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于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于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果断和魄力。


党的全面领导可以通过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有效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扫清组织上的障碍。党可以依托强大的国家能力,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政策,例如财政补贴、科研投入、技术推广等,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分步、分类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和农村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计划,既保证了发展的有效性,又考虑了发展的均衡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还转化为具体的治理能力和行动方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二)坚持共富为要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方向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注重的是“物的现代化”,即以技术、经济和物质条件为内容的现代化,而这一过程并没有完全解决社会公正、平等和农村发展等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即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从而让其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


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应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通过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并让全体人民均能受益于发展成就,从而促进富裕。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核心。这意味着农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参与者,更是农村发展的决策者和受益者。通过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包括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三是坚持城乡共同富裕。“以人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要求,更是社会和政治层面的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基础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将共富为要作为其方向,确保发展成果普惠于广大农民,真正做到“人民至上”。


(三)坚持要素高配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抓手


要素分散是影响农业农村生产力提升的一大障碍。要素如土地、资本、技术和人力在农村分布不均,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对于改变这一状况至关重要。为此,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时,应积极供给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制度条件,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其创新力,从而使农业和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得以释放。


提高土地配置效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要素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应通过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土地规模经营,有效集中分散的土地资源,形成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高效率的资本要素投入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高效率的资本要素往往表征为附着在高科技、智能化设备上的新质生产力。因此,应当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引入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应用。人力资源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吸引高技能人才投身农业,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除此以外,还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为要素高效配置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特别是改善农业保险、贷款等金融服务,提升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要素高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农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释放农业和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这不仅能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也有助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农业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科技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驱动力,没有农业科技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意义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以创新驱动为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赋能助力,从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难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科技创新,核心就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最终实现生产力从量到质的跃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第二,要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进行土壤保育与地力提升、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耕地污染修复、盐碱地综合利用,从而把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把土地保护好。第三,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创新、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农业物联网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应用等智慧农业的发展,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五、总结与展望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为乡村振兴提供能内生动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标志着对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功能、农业业态及农业农村关系的认识深化和战略调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更新。这一更新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挑战的回应,也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福祉提高,是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进一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旨归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它将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共同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而农业新质生产力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农业生产力变迁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人畜投入的简单、低效的农业经营模式进入机械耕作的农业经营模式是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开始更多地依靠现代农业育种技术、现代化肥技术等科学技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抓好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两件事,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力争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当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关键,确保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的决策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扫清组织上的障碍;就是要以坚持共富为要作为方向,确保发展成果普惠于广大农民,真正做到“人民至上”;就是要以坚持要素高配作为抓手,提高农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释放农业和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就是要以坚持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力从量到质的跃迁。


在以坚持党的领导、共同富裕为要、要素高配为抓手、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基本思路指导下,一幅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特征突显,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将全面提升;农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将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分享到发展成果,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土地、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产业“遍地开花”;农业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除此以外,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乡村资源、文化和生态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跃然于纸上。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