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5 0:00:00 作者:高强、程长明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阅读:809
一、问题的提出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国情的把握,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和发展,符合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农业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推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此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推进生产关系变革,形成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目前,学术界已就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基本内涵、实现途径等展开了广泛讨论。从提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深刻阐释了生产力的新质论、要素创新论和水平跃升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理论、发展理论和进步理论。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和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从基本内涵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高质量新型生产力,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和新型劳动对象等组成,并增加了数据等生产要素,具有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等特性。从实现路径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不仅强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迭代,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并重视发挥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激发内生动力。此外,围绕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学者明确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提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针对新质生产力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展开了讨论,并指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已经初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的知识谱系,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当前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达成了基本共识,对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也有了一定的研究。然而,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新质生产力既是突破性技术和新产业涌现的呈现,也是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制、政策和创新系统变革和形成的结果。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高度重视生产关系调整与优化,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但现有研究对此尚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本文立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旨在探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据此明确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路径。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与形成逻辑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理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首先需要掌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具体到农业领域,罗必良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通过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农业要素的优化组合,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特征、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特征、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特征。
农业新质生产力既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是在农业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先进农业生产力质态。具体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以要素变革为关键支撑、以产业升级为竞争优势,旨在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先进农业生产力质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农业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更是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的过程。与农业传统生产力不同,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差异化的要素禀赋结构,集中体现为劳动者的素质跃升、劳动资料的智能迭代、劳动对象的边界拓展以及优化组合的质变。
1.劳动者的素质跃升
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是指拥有更高劳动技能,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新型劳动者。在农业领域,新型劳动者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农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战略型人才;二是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新型农业劳动者既包括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科研人员,又包括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高素质农民以及各类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这些新型农业劳动者拥有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专业技能和经营经验,能够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农业发展环境。可以说,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跃迁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本底。
2.劳动资料的更新迭代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得到广泛应用,拓展了农业发展新赛道,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例如,数据科学、基因编辑、微生物组等前沿性农业技术,被深度应用于发展盐碱地农业、沙漠农业等;农业装备和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还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劳动者。农业劳动资料的智能迭代,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产业深度转型,进而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3.劳动对象的边界拓展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形态,而是在前沿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下,催生出大量的新型生产要素和空间,这极大地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边界。一方面,科技进步突破了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拓宽了农业生产范围和食物来源。例如,能够产粮的盐碱地、养鱼蟹的天山融水等成为新的劳动对象。另一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海量的农业数据成为农业生产新要素。例如,对气候数据、墒情数据、病虫害数据和生物基因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分析,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效应。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多要素集成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是其突出特征。就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而言,可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
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生产力是“量”与“质”的辩证统一。“量变”引起“质变”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变为质的区别”。当生产力“量”的变化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势必引起“质变”,由此推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总和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这一维度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截至2022年,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分别超2300万人和800万人,农业劳动者素质实现大幅跃升;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水稻、黄瓜等品种的基因组学研究国际领先,农业劳动资料进行智能迭代;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逐渐完善,诸如森林食物、海洋食品、替代蛋白等产业蓬勃发展,农业劳动对象边界不断拓展。当前,农业生产力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但还需要突破前沿性、颠覆性农业技术,以推动农业生产力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
2.顶层设计与微观创新的辩证统一
顶层设计与微观创新相结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制度要求。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主导,以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基底的高质量新型生产力。一方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契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宏观战略需求,是党中央基于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前瞻性顶层设计,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另一方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前沿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渗透到农业领域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领域科技人才、劳动者等聚焦农业生产现实需要推进农业科技微观创新的必然结果,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3.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辩证统一
依靠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始终贯穿“科技—产业—生产力”这一逻辑主线,强调不能割裂地看待技术和产业的关系,而是要将先进技术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机结合。就农业领域而言,一方面,育种技术、生物技术和智能装备等颠覆性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催生出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技术创新链向农业产业链转化,形成更多的增长点、增长极;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性,赋予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丰富的内涵外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4.需求升级与供给适配的辩证统一
以不断创新的供给内容和模式来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理念和需求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市场动力。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不断升级和更新的消费需求所驱动。以食物需求为例,2013—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了8.00%,肉类、禽类、水产品、蛋类人均消费量则分别提高了35.16%、62.50%、33.65%和64.63%。城乡居民对食物的消费观念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转变。这些不断更新和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对开发农业新技术、探寻食物资源新途径等提出了迫切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通渠道逐步畅通,城乡居民内需潜力也在不断释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成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需动力、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三、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逻辑关联
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既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又是历史逻辑的根本延续和现实逻辑的具体表达。
(一)理论逻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根本遵循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即“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生产工具的变化除了带来生产力的发展,还可能引起生产资料产权属性的变化,进而带来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系列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样地,农业科技创新变革生产要素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过来促进或者抑制生产力,即旧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态。因此,当农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农村现代化能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反之将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突破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需要消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为更先进的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总体而言,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制约甚至使生产力发展处于停滞或退后状态。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完善所有制关系,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二)历史逻辑: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自洽融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回顾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演进态势的敏锐性,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积极主动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实现一次又一次跃迁。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将会诱致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一些基层探索实践和创新做法也被吸收进国家的顶层设计之中。比如,为治理农地细碎化问题,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探索的“小田并大田”做法被吸纳至国家农地制度设计。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了基层经验。另一方面,国家也将根据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调整生产关系,自上而下地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比如,国家层面不断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消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回顾历史发现,国家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因此,迈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依靠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前瞻性地变革生产关系中与农业新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推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助力农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三)现实逻辑: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现实需求
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也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动指南”,这意味着必须加快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针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出“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的发展目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下,农业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愈发明显,生产力要素构成与发展路径也发生改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还表现为开始更多依赖人机交互和智能化系统,这不仅要求重构生产力的发展逻辑,还需要构建新的生产关系和发展体制与不断变化的生产力相匹配。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农业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由各种无人农场、无人植保机等衍生的流数据颠覆了原有生产资料的权属关系,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予以匹配。因此,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重视生产关系调整与优化的价值意蕴,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四、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旧的生产关系逐渐滞后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产生制度上的矛盾和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从根本上来说,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依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一)改革是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的基础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改革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我国始终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处理作为农村改革主线,通过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及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措施,优化了产权关系,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通过完善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体制、优化农业科技评价体系,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方面,我国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向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在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方面,我国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农村人才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综上,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才能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开辟路径。
(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涉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生产关系则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其将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由智能化带来的人机交互关系。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1.正确处理好人与地的关系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完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此同时,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峰,耕地压力趋于缓和,人地关系结构性均衡初步显现,需要重新审视当前农业政策与制度,系统把握人地关系变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加快构建适应人地关系均衡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正确处理好人与技的关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因素,对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具有突出引领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延展和补充了劳动者的技能,其技术效应也需要通过人的生产劳动表现出来。处理人与技的关系就是加快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和高素质劳动者培育协同起来。比如,围绕创新平台构建、创新主体激活、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需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涌现的体制机制;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需要加快健全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围绕人工智能和农业大数据技术运用,需要加快构建人机相融的农业生产关系。
3.正确处理好人与业的关系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人与业的关系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重视产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载体作用,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合理布局;二是聚焦数字经济赋能、人工智能加持等,既要关注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需求,又要关注数字技术应用给农业产业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三是正确认识增强消费对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等手段,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释放农业转型升级的市场拉动力。
4.正确处理好人与村的关系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能就产业论产业、就农业论农业,而要跳出传统的产业发展范畴,统筹协调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村的关系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可以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例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涉及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也可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环境。一是结合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制定与农村人口结构及村庄布局变化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集聚发展空间;二是妥善处理好集体产权的封闭性与农村社区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稳步扩大农村产权结构的开放性,提升集体经济组织开放发展能力;三是同步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低效农业产业升级、闲置集体资产盘活利用,构建有利于先进要素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集聚的发展环境。
五、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改革路径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农村改革激活生产要素活力。为此,以新型生产关系塑造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核心,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新质组合效率,以改革创新营造激励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环境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也是一切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要素组合升级,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塑造新型生产关系,关键要以构建契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安排为基础、以完善农地“三权分置”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着力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一是完善农地赋权活权体制机制,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进一步明晰农民与土地的产权关系,盘活利用闲置土地资源、促进人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发挥土地经济、社会、生态多元价值,为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的法人农业经营体制,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土地经营权向更有效率的生产者集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激发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主体的活力,探索多元主体经营协作、抱团发展的模式,并注重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应人口流动、村庄变迁和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联合参股等方式,稳步扩大农村产权结构的开放性,引领带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环境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体现为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出的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的首要任务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制度保障、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颠覆性农业技术涌现。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前瞻性确立农业技术领域重大攻关项目,整合创新资源突破生物育种、高性能农机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重要零部件,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技术协同攻关。二是构建市场化、有组织的激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成果与市场相适配的技术研发机制,支持经济大省、农业强省先行先试,迭代升级各类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和产业融合园,引进和培育体现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项目和产业,建立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三是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布局建设研发平台,鼓励“揭榜挂帅”“定向攻关”等联合攻关,并通过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激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构筑政府引导、市场发力的创新体制。四是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和示范空间,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打通农业创新主体的信息渠道,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三)深化农业产业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环境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管理方式变革,促进科技、人才、数据等优质要素融入实体经济,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产业演变进程来看,农业领域面临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一是高度重视产业融合发展效能,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做好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工作,同时注重科技的创新驱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农业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多措并举实现农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二是加快建设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建立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生物种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集群的资金投入力度,丰富农业科技应用场景,逐步构建形成“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 特色优质产业冶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集成融合的新成果,在农业生产集约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聚力发展,完善农业数据要素的制度体系、共享流转机制和农业治理模式优化,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环境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难点不在要素本身,而在于对要素配置主体和制度环境的变革。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生产要素从禀赋结构到占有结构再到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利用结构的转变。一是坚持农村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针对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依据要素属性分类推进市场化配置,促进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有序向先进农业生产领域集聚,尤其要打通新质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和数据等关键要素与新型要素有序流动的关键堵点,推动城乡商品要素的合理流动。二是统筹城市和乡村两大场域,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和机制障碍,全面统筹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资源要素配置,注重农村产权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其他关联性改革的同步性,加强财政、税收、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为要素市场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市场体系建设,将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作为战略重点,一体设计“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下的农业关联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创造市场需求引致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五)深化农村人才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环境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全方位引进、培养、培训、用好各类农业人才,激发人才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创新活力。一是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主线,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协同发展,超前布局高等学校的专业和学科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农业企业家和战略科学家,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动农民主体性重塑和再组织化,注重技术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二是顺应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强化智能技术与劳动者的互补协作,构建人机协同、共创共生的生产模式,以人机交互为纽带推动农业生产力整体跃升。三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人才要素充分流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激励城市人才入乡并重,打破人才流动的城乡壁垒和体制性束缚,促进高端的专业性人才充分流动和向优势产业集聚,加快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加入机制。四是建立并完善以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为核心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坚持贡献导向和公平原则,健全关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尊重和鼓励基层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构建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发挥各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