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
一、教授简介
王浦劬,男,1956年9月出生,教授,江苏省盐城市人;1973至1978年,先后从业乡镇企业临时工、合同工和学徒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至1988年,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3-2008年,先后担任: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副系主任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长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澳门理工学院副院长
现任: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
3.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4.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5.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
兼任: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
3.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
6.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7.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部第一召集人
8.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
2.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3.政治学研究方法
教育背景
1.1988年7月毕业 北京大学 政治学理论博士
2.1985年7月毕业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
3.1982年7月毕业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
职业经历
1.1995年7月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授
2.1991年7月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3.1988年7月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讲师
荣誉奖励
1.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年)
2.《政治学基础》,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年)
3.《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一,(1997年)
4.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
5.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4月)
6.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12月)
7.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北京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一,(2005年9月)
8.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一,(2005年9月)
9.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社会科学理论人才,(2005年)
10.《政治学基础》,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8年)
11.“试论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特点”,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行政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
12.全国MPA教学优秀奖,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年5月)
13.《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获国家民政部理论研究部级课题奖一等奖,(2009年12月)
14.《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政治学卷)》,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3月)
15.《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行政管理科学优秀成果奖,(2013年12月)
16.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12月开始)
17.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年3月)
18.“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
19.《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6月)
二、研究成果
学术著编:
1.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
2.王浦劬等首席专家:《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
3.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与制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王浦劬等著:《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王浦劬:《政道与治道》,中华书局2013年版
7.王浦劬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政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王浦劬主编:《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回顾与规划:2006-2015》,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王浦劬&[英]Howell等著:《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基于中英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王浦劬等著:《央地事权划分国别经验及其启示》(即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1.王浦劬:《国家治理:理论与策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2.王浦劬、李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3.主编《当代中国治理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开始
14.主编《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开始
15.主编《西方政治学经典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开始
翻译著作:
1.王浦劬等译:(美国David Easton):《政治结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王浦劬主译:(美国David Easton):《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版
3.王浦劬主译:(加拿大Kalevi.J.Holsti):《和平与战争—1648-1989年的武装冲突与国际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浦劬主译:(美国William A.Niskanen):《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5.王浦劬主译:(美国Jack Donnelly):《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王浦劬主译:(美国Raghbendra Jha):《现代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7.王浦劬主译:(美国William P. Kreml):《理念与公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8.王浦劬副主编:(英国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韦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王浦劬译:(美国Daiya):《东亚模式的启示:亚洲四小龙政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10.王浦劬主译:(苏联V.Mshvenjeradze):《政治现实与政治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 文 (除标注外,皆为本人独立撰写)
1.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2. 公务员对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评价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3期,(王浦劬、李锋)
3.我国公务员信任公民的影响要素实证分析,《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第1期(王浦劬、李锋)
4.试析公务员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1期(王浦劬、李锋)
5.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与前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李锋、王浦劬)
6.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特点,人民日报2016年2月28日
7. 基于“创新、协调、共享”发展价值的理论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8.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论纲,《国家治理:理论与策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9.福利治理与政府社会福利责任重新定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雷雨若、王浦劬)
10.美国食品安全监管职权体系及其借鉴意义,《科学决策》2016年第3期(王浦劬、刘新胜
11.央地事权划分的国别经验及其启示—基于美国等六国的分析,《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5期
12.漫长的多中心之旅(作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译者:王浦劬),《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9期
13.中国民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论纲,载《国家治理:理论与策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4.自贸区建设的出发点与政府职能转变,《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5.德国央地事权划分及其启示(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王浦劬、张志超)
16.德国央地事权划分及其启示(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王浦劬、张志超)
17.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机理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8.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意蕴论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9.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的借鉴与验证—以中国森林治理研究与实践为视角,《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王浦劬、王晓琦)
20.论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理论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21.论我国基层治理权力与责任体制机制的优化,《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
22.理解国家治理须防止两种倾向,《国家治理》2014年第10期
23.治理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社会审计与治理”,《战略与管理》2014年第4期(王浦劬、武世伟)
24.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王浦劬等)
26.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2期
27.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命题,《行政科学论坛》2014年第1期
28.新型城镇化、社会矛盾与公共政策——基于行政信访的视角,《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9.科学把握国家治理含义,《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9日
30.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模式与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王浦劬、赖先进)
31.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求是》2013年第10期
32.优化行政信访绩效考核体系,《学习时报》2013年5月20日(王浦劬、龚宏龄)
33.行政信访影响公共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7期(王浦劬、龚宏龄)
34.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法律定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5.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36.惠岩先生政治观论析——惠岩先生仙逝五周年追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7.宝煦先生政治思想初释,《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38.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2期(王浦劬、龚宏龄)
39.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公理——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40.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政治人类学分析——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41.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2年全文转载
42.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研究状况与十二五发展趋势[ 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3.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基本特点刍议,《科学决策》2010年第8期
44.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全文转载
45.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的几点认识,《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3期
46.以机制创新推进我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创新,《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47.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8.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论析——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49.制度变迁模式新析:利益均衡与制度替代——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变迁为验证,《澳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王浦劬、王清)
50.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探讨,《集思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51.中国治理模式导言,《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34卷第5期(王浦劬、李风华)
52.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学科教学,《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22日
53.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期(王浦劬、杨凤春)
54.应急管理时期政府管理的双重性分析——以防治"非典"时期的政府双重管理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5. 试论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特点,《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7期
56.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研究的创新之作——《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评介,《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6期
57.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特色 推进政治学进一步发展,《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8.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探讨,《政治与行政管理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政府培育市场体制职能引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60.我国政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61.我国政治学发展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8年第11-12期
62. 中国大陆行政科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趋势,1998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联合研讨会,载《国家治理:理论与策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3. 试析邓小平政治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学专刊),《新华文摘》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
64.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载财团法人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主编:《促进中国现代化之研究:管理现代化(专书初稿)》,1995年1月
65.邓小平以政治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论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66.关于完善政治学原理体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67.西方当代政治冲突理论述评,《学术界》1991年第6期
68.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批判和吸收问题浅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69.论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光明日报》1991年10月7日
70. On the Viability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Theory and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hina,(WANG,Puqu,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to Conference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Held by Indiana University and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Nov.30,2002, In Workshop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 of Indiana University, U.S.A.)(载《政府管理研究》(第一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71. Studying Governance in China: Reconciling Three Distinct and Problematic Narratives,Governance,2016:4,(WANG, Puqu, ZANG Leizhen)
三、当前研究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研究》,首席专家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首席专家
3.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组,首席专家
4.《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政治学部分)》,副主编
5.《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副主编
6.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政治分析方法研究》
7.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世界银行和欧洲联盟合作项目《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8.主持北京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项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9.主持国家财政部委托项目《中央国家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经验及其启示》
10.共同主持国家财政部委托项目《中国和(前苏联)俄罗斯央地事权关系比较研究》
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公共服务机制理论的验证、比较与应用》
12.主持北京市信访矛盾研究中心项目《信访的理论和制度再审视》
13.主持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研究》
14.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政治学)》
15.主持编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政治学科“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16.主持《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政治学科),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专项研究
17.主持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本科质量国家标准》项目
18.主持北京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市顺义区委合作项目《北京市顺义区治理现代化研究》
19.共同主持北京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政府质量实证研究》,(沈明明、王浦劬、萧鸣政)
20.主持国务院学位评估中心项目《政治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申请基本条件》
四、教授课程
1.本科生 政治学原理、 政治分析方法
2.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研究(全院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政治学基本原理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举的内容与制度研究(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政治学理论最新著作和成果研究(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程)
3. MPA 政治学
五、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wpq2011@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