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摘要: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一、简介
徐勇,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等。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徐勇教授的主要业绩:
一是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农村问题与中国政治研究。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的开拓者之一,率先将实证调查方法引入政治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团队。2006年11月,担任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解。
二是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1992年出版的专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995年作为主笔之一的专著《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之后的成果连续五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发表论文4篇,有3篇为(英文版)发表。2017年发布的全国政治学论文排行榜名列第一。
三是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1999年,徐勇教授获得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之后指导的博士生论文有二篇获得同一奖项,有一篇获得提名奖,是全国同学科获得这一奖励最多的老师。所培养的博士生当中已产生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地方政府与政治》第一首席专家。
四是带领了一个高端学科。在徐勇教授担任行政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期间,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第二、三、四名,2017年遴选为国家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教育部重点基地第三次评估中,获得优秀且总分排名第一,同时成为中国高校高端智库。
五是主持了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徐勇发起和作为主持人之一,举办“中国与世界农村及基层调查工程”(被称之为“学术三峡工程”),目的是建设世界顶级农村及基层调查和资料机构。计划出版调查著作2亿字,已出版3千万字。这一学术工程将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国重器”。
六是提出了建设“政治学的‘田野学派’”,主张将历史与社会关系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实地调查,致力于原创性研究。
学术经历:1978—1982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本科,法学学士;1984—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1993—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博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
工作经历:198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科社所任教,198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2004至2012年5月任政治学研究院院长。2011年至2016年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曾担任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2007—2017年)。
二、主持课题
1.教育部首届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乡基层政治社会研究,1986年。
2.教育部人文社科跨世纪人才项目:“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村民自治”,1998年。
3.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模式研究”,1998年。
4.湖北省委专项基金项目:“湖北农村村级治理”,1998年。
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项目:“实现乡村自治过程中县、乡、村政权管理的制度创新”,1998年。
6.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村民自治研究,1999年。
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农村村村委会选举中的基本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2000年。
8.全国优秀博士学位基金项目:村民自治过程中县、乡政权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00年。
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县、乡、村治理体制变迁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002年。
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2003年。
11.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选举后的村务管理研究”,2004年。
12.浙江大学“卡特”中心985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项目:“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007年。
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权利保障与社区建设”,2007年。
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研究”。2015年。
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作为政策和理论依据的深度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2016年。
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关系变迁视角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改进和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8AZZ013)。
三、著作
(一)独著
1.《走向现代文明》,华夏出版社,1986年出版。
2.《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增订本),三联书店,2018年版。
6、《城乡差别的中国政治》(《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差别》修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7、《国家化、农民性与乡村整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8、《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二)两人合著
1.《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与徐增阳合著。
(三)个人文集
1.《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4.《田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农民改变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国家治理的中国底色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7、《乡村治理的中国根基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四)多人合著(含主编)
1.《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出版,主笔(两人)。
2.《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主编。
3.《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出版,合著。
4.《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主编。
5.《走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困境——县乡村治理体制反思与改革》,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
6.《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
7.《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与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合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
8.《以民主促进和谐——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合著。
(五)教材(主编)
1.《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主编。
2.《地方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一首席专家。
3.《地方政府与政治》(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一首席专家。
(六)参加撰写
1.《通俗政治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撰写一章。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撰写一章。
3.《社会主义再认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撰写一部分。
4.《马克思主义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撰写一章。
5.《科学社会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撰写一章。
6.《精神文明知识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撰写10万字。
7.《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撰写一章。
(七)系列著作(多人参与的大型工程类)主编之一
1.《中国农村调查·专题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第2—8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017版。
3.《满铁农村调查·惯行类》第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017版。
四、学术论文
1.《新中国70年农村复合制基本单元的创立与变迁》,《东南学术》2019年第5期。第二作者:罗丹。
2.《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户起源》,《南国学术》2019年第2期。
3.《以服务为重心:基层与地方治理的走向——以日本为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深圳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4.《论现代化中后期的乡村振兴》,《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5.《学术创新的基点:概念的解构与建构》,《文史哲》2019年第1期。
6.《基于中国场景的积极政府》,《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
7.《历史政治学视角下的血缘道德王国——以周王朝的政治理想与悖论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9年第10期复印。第二作者:杨海龙。
8.《政治学”田野学派“的崛起》,《政治科学研究》2018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9.《用中国事实定义中国政治——基于“横向竞争与纵向整合”的分析框架》,《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2期。
10.《历史延续性视角下中国农村调查回眸与走向——再论站在新的历史高点上的中国农村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3期。
11.《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东南学术》2018年第5期。
12.《民主与治理: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4期。
13.《实证思维通道下对“祖赋人权”命题的扩展认识》,《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9期。
14.《自治为体,法德两用,创造优质的乡村治理》,《治理研究》2018年第6期。
15.《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16.《两种依赖关系视角下中国的“以文治理”》,《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11期。
17.《历史延续性与中国农村社会形态的认识——一论站在新的历史高点上的中国农村研究》,澳门大学《南国学术》2017年第4期。
18.《论“寓法于治”的内生型法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与郝亚光合作。
19.《政治学视域中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3期。
20.《“关系权”:关系与权力的双重视角》,《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
21.《从中国事实看“东方专制论”的限度——兼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政治论断的辨析与补充》,《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4期。
22.《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人民日报》(理论版)2016年1月11日。
23.《破解项目体制造成的学术碎片化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5期。
24.《公平与效率:中国农村组织制度变迁与内生机理》,《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6期。与张茜合作。
25.《“根”与“飘”:城乡中国的失衡与均衡》《武汉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26.《种瓜得豆: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6期。
27.《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中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6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7年第2期英文译介。
28.《区域社会视角下农村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的根基与机理》,《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4期。
29.《“分”与“合”: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6年第11期复印。
30.《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复印。
31.《国家治理条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与启示》,《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32.《历史制度底色下世界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比较》,《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4期。
33.《创新集体:对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4期复印。与赵德建合作。
34.《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探索》201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5年第5期复印。与沈乾飞合作。
35.《市场相接: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生发机制》,《东岳论丛》2015年第3期。与沈乾飞合作。
36.《探索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制形式》,《农民日报》2015年7月25日。
37.《大碰撞:国家一体化进程中的边疆治理》,《南国学术》(澳门大学)201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5年摘要。
38.《让自治落地:厘清农村基层组织单元的划分标准》,《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2期。与郝亚光合作。
39.《实践创设并转换范式:村民自治研究回顾与反思——写在第一个村委会诞生35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第3期。
40.《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5期复印。
41.《重达自治:连结传统的尝试与困境》,《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7期复印。
42.《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8期。
43.《培育自治: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探索》,《东南学术》201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12期复印。与贺磊合作。
44.《中等收入难题与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与马海明合作。
45.《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与互动机制》,《河北学刊》2014年第5期。
46.《城乡一体化视域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思维》,《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10期。
47.《现代化进程的节点与政治转型》,《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3年第3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3年第6期复印。
48.《深化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十题》,《东南学术》2013年第3期。
49.《农民与现代化:平等参与和共同分享》,《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
50.《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4年第3期英文译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3年第11期复印。
51.《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2年第5期复印。
52.《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论西方话语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2年第7期复印。
53.《基层民主发展的治理化与机制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1日。
54.《“防震圈”:自治秩序与基层重建》,《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1年第10期复印。
55.《论农业生产能力与家户生产能力提高的非均衡性》,《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与林冠合作。
56.《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机制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7.《“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河北月刊》2011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2期。与周青年合作。
58.《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性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0年第4期复印。
59.《一体化中的文化自我强化与政治共识》,《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0.《三次共和、三大伟人、三部名篇》,《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
61.《中国发展道路:从“以农立国”到城乡统筹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2.《“宣传下乡”:中国共产党对乡土社会的动员与整合》,《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6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的逻辑和方向》,《学习时报》2010年12月27日。
64.《家族政治:亚洲政治的魔咒》,《学术月刊》2010年第1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1年第5期复印。
65.《“服务下乡”: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服务性渗透》,《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66.《发展党内民主是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1期,与刘义强合作。
67.《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9年第8期复印。
68.《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69.《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中国基层民主发展60年》,《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9期。
70.《重视“三林”、“三牧”和“三渔”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5日。
71.《民主挫折与民主的分层定位》,《学习时报》2009年12月14日。
72.《国家化与地方性背景下的双向型县域治理改革》,《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0年第2期复印。
73.《小农社会化是伟大的改革》,《湖北日报》(理论版)2009年9月29日。
74.《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75.《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瞞产私分”》,《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76.《“政策下乡”及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77.《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农民权益保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78.《防止无地青年“农民”游民化》《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3期。
79.《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
80.《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农民劳动的变化》,《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1.《“法律下乡”:乡土社会的双重法律制度整合》,《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82.《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9期。
83.《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与慕良泽合作。
84.《以中国大历史为视角看农村改革》,《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创新选举工作提升民主选举质量》,《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86.《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9期。
87.《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8年第10期。
88.《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实证方法进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历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90.《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8期复印。
91.《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东南学术》2007年第2期。
9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93.《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政策》2007年第3期。
94.《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95.《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96.《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97.《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08年第3期复印。
98.《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99.《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6期复印。
100.《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01.《建构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机制》,《中国书评》2006年第4辑。
102.《“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06年第11期复印。
103.《“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9期复印、《社会学》第10期复印。
104.《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税费改革后的思考》,《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05.《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11期复印,与邓大才合作。
106.《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07.《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征探讨》,《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与刘义强合作。
108.《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9.《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5期复印。
110.《论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年第12期复印。与徐增阳合作。
111.《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0期全文转载。
112.《在民族与民主的思辨中建构现代国家》,《南方日报》理论版2005年10月14日。
113.《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114.《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5期复印。
115.《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坛》2004年第8期复印。
116.《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
117.《乡村民主的作用及其有限性》,《博览群书》2004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22期摘要。
118.《村民自治的生命力所在》,《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2日。
119.《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20.《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摘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3年第4期复印。
121.《对阶级划分的冷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期;
122.《内核-边层: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03年第2期复印。
123.《变乡级政府为派出机构》,《决策与咨询》200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5期转载。
124.《强村、精乡、简县:乡村治理改革的走向》,《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3年第11期复印。
125.《走向民本主义》,《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
126.《农民流动、SARS与公民保障网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27.《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94.
128.《圈子》,《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129.《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7期复印。
130.《礼治理治力治》,《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131.《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132.《“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3.《庄园经济——资本农业的结晶》,《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7期。
134.《着眼基层强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长江日报》(理论版)2002年8月8日。
135.《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2年第12期复印。
136.《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
137.《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138.《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139.《为民主寻根——乡村政治及其研究路径》,《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140.《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转载。
141.《中国农村村级选举竞争的若干支配因素——以25个村庄的调查及跟踪观察为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3期复印。
142.《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
143.《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号。
144.《权力重组:能人权威的崛起和转换——广东省万丰村先行一步的放权改革及启示》,《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45.《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以湖北省月村村治实验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46.《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1期复印。
147.《历史的跨越与激荡——1998年以来村委会选举评述》,《农民日报》1998年8月31日。
148.《论村民自治背景下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协调》,《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1998年第2期复印。
149.《股份合作制崛起中村治模式转换——以广东万丰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
150.《论村务公开》,《中国民政》1998年第8期。
151.《以村民自治推进村级公共财务的有效治理》,《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52.《资本农业论纲》,《山西发展导报》1998年8月25日。与于建嵘合作。
153.《民主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河南省辉县市由村务公开到政务公开的经验与思考》。《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10期。
154.《政治体系二分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55.《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对社会主义社会过程的科学管理》,《福建论坛》1998年第10期。
156.《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57.《政务与村务的合理划分与有效处理》,《中国民政》1997年第5期。
158.《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四川省达州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调查与启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3期转载。
159.《白鹤与白石两村处理农民负担问题的方式及后果比较》,《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5期。
160.《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8期。
161.《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6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求索》1997年第4期。
163.《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64.《浸润在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村民自治》,《社会科学》1997年第10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97年第12期复印。
165.《农村政治稳定的总体评估与发展趋势》,《文史哲》1996年第1期。
166.《三种流行的政治理论观点辨析:走出非此即彼的樊蓠》,《东方》杂志1996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67.《由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换——以若干个案为例兼析能人政治现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10期摘要。
168.《现代化中的乡土重建——毛泽东、梁漱溟、费孝通的思想及比较》,《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6期复印。
169.《创造性继承与发展——毛泽东与邓小平解决农民问题思路比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70.《现阶段农村发展中的两对矛盾及解决思路》,《学习与实践》1995年第6期。
171.《论中国农村居民的分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3期。与卢福营合作。
172.《市民社会发育中的“钱权交易”意识》,《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3期。
173.《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格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74.《地区发展非均衡性的政治影响分析》,《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研究》1994年第5期复印。
175.《论现阶段农民负担问题的特点及对国家和农民关系的影响》,《社会科学》1993年第7期。
176.《市民社会: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9期。
177.《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78.《论现阶段农村管理体制中乡政与村治的冲突与调适》,《求索》1992年第2期。
17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初探》,《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2年第7期复印。
180.《世界发展模式比较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81.《历史主动性与社会主义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82.《20世纪中国的历史方位与社会主义选择》,《中共党史研究》1991年第3期。
183.《古代市民政治文化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分析》,《江汉论坛》1991年第8期。
184.《重心下沉:90年代学术新趋向》,《社会科学报》1991年11月4日。
185.《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6期。
186.《城市与乡村二元政治结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187.《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90年第2期复印。
188.《本质平等与事实不平等:现阶段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分析》,《求索》1990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11期摘要。
189.《转型期的中国政治发展:困境与出路》,《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1期。
190.《现代生活方式:冲突与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1989年第2期。
191.《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政治:问题、原因及战略选择》,《学习与实践》1989年第7期。
192.《论政治社会学的建立与发展》,《求索》1989年第5期。与黄百炼合作。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89年第6期复印。
193.《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发展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198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88年第9期复印。
194.《政治社会化与民主政治建设》,《福建论坛》1988年第4期。与黄百炼合作。《新华文摘》1988年第8期摘要。
195.《现阶段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科学报》1988年4月21日。
196.《政治现代化有关理论介评》,《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88年第6期复印。
197.《马克思三类社会人的发展思想与当代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8年第5期摘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1988年第7期复印。
198.《政治现代化:世界与中国》,《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988年第10期复印。
199.《政治行为分析与民主政治建设》,《求索》198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8年第9期复印。《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摘要。
200.《城市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走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前列》,《长江日报》(理论版)1988年8月31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8年第9期复印。
201.《建设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新秩序》,《湖北日报》(理论版)1988年9月7日。
202.《青年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青年探索》1988年第4期。
203.《政治权利分析与民主政治建设》,《广州研究》1988年第10期。
204.《简论乡村生活方式的变革》,《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
205.《论社会主义物质消费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研究》1987年第2期。
206.《论社会主义的闲暇生活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人民日报》1987年7月5日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年第5期摘要。
207.《试论青年生活方式的一般特征》,《青年研究》1987年第4期。
208.《我国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形成特点》,《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2期。
209.《我国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发展模式探讨》,《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210.《走向文明——当代青年家庭生活方式概观》,《青年探索》1987年第2期。
211.《试论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一般特点》,《求索》1987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9期摘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88年第5期复印。
212.《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辩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213.《应当分层次研究生活方式》,《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1期。
214.《我国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形成过程初探》,《湖北社联通讯》1986年第2期。
215.《试论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3期。
216.《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活方式问题的基本思想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1986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1987年第1期复印,《伦理学》1986年第12期复印。
217.《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科学社会主义》1986年第3期。
218.《人民参与决策的首要前提:政治公开化》,《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5期。
219.《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探讨》,《社会主义研究》1985年第1期。《光明日报》1985年8月19日摘要介绍。
220.《重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研究》,《光明日报》1985年2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播介。
221.《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与社会主义文明》,《江汉论坛》198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1985年第5期复印。《中国哲学年鉴》1986年版收录。
222.《经济体制改革与新的生活方式》,《福建论坛》1985年第8期。
223.《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管理的研究》,《光明日报》1985年10月21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5年第10期复印。
224.《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科社研究》1984年第3期。
225.《开展比较社会主义学研究》,《光明日报》1984年7月30日。人大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第7期复印。
226.《人生一般问题应该成为哲学的思考对象》,《哲学动态》1983年第8期。
227.《共产主义在实践中前进》,《华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两人合作,徐育苗第一作者。
228.《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结构初探》,《江淮论坛》1981年第3期。(收入安徽人民出版社《大学生论文选编》一书。
五、获奖情况
1.《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993)。
2.《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主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
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作》,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流动中的乡村治理》,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获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
7.《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性主体分析》,获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
8.《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比较》,获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
9.《历史延续性视角下的中国道路》,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